$("body").append("")

前沿AI新闻 英伟达发布”机器人GPT”;Adobe推出10个”AI Agent” Operative Games推出让你和游戏角色煲电话粥的平台

107次阅读
没有评论

英伟达发布"机器人GPT",人形机器人要变天?

前沿AI新闻  英伟达发布
最近英伟达在GTC 2025大会上扔了个"王炸"——全球首个专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。简单说就是给机器人装了个会思考的"大脑",让它们能像人类一样处理复杂任务。

这个大脑有两套系统:​

快思考:像人类直觉反应,看到水杯倒了立刻去扶
慢思考:像人类逻辑分析,能规划"先收衣服再拖地"这样的多步骤家务
训练数据来自两个途径:真人动作捕捉(类似电影拍阿凡达的技术)和虚拟世界生成的海量模拟数据。现在机器人不仅能抓取物品,还能完成"搬箱子→拆包装→分类摆放"这类需要连贯思维的工作。

已实现的酷炫应用:​

1X公司机器人用这个系统自主整理房间
物流机器人能处理包装、质检等流水线工作
未来可能在养老院辅助老人,在工厂顶替高危岗位

配套黑科技:​

前沿AI新闻  英伟达发布
物理引擎Newton:和谷歌、迪士尼联手开发,专门模拟现实世界的重力、摩擦力(比如让机器人知道推箱子的正确力道)
Omniverse数字孪生:在虚拟世界生成百万次训练场景,避免真人陪练机器人摔坏家具
目前波士顿动力、Agility等头部机器人公司已抢先接入。相当于英伟达造了个安卓系统,各厂商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自己的"机器人APP"。

全球正面临5000万劳动力缺口,这类技术可能让机器人3年内进入家庭和工厂。就像ChatGPT颠覆写作,GR00T可能让机器人从"流水线机械臂"进化成"能适应复杂环境的助手"。不过距离《西部世界》级别的智能还有距离,现阶段更适合标准化场景。

Adobe推出10个"AI小管家",帮企业自动打理客户体验!

前沿AI新闻  英伟达发布
最近Adobe搞了个大动作,推出10款AI智能助手(他们叫"代理")+1个智能调度台,专门帮企业处理各种客户体验的琐事。就像给公司请了群24小时待命的数字员工,重点帮你做三件事:

1️⃣ ​智能装修工:比如网站优化助手,能自己盯着网站流量,像给店铺自动调灯光一样调整页面;品牌管家(Brand Concierge)能记住客户喜好,下次访问时自动展示Ta可能喜欢的商品。

2️⃣ ​内容流水线:营销人员只要说想要啥内容,AI就能生成文案+配图+排版一条龙,还能根据不同平台(微信/抖音/官网)自动改尺寸风格。

3️⃣ ​数据侦察兵:有专门分析客户行为的助手,能看懂用户在APP/小程序/客服聊天里的各种操作,自动生成销售线索报告。

👉 真实案例:演示中一个电商网站用AI助手后,自动把深夜访问的用户都导向24小时客服页面,早高峰流量自动分配到促销位,完全不用人工盯数据。

💡行业趋势:现在企业不想只玩AI画图这种花活了,更想要能真正干活的"数字员工"。类似Salesforce、微软也都在推这类自动化工具,但Adobe这次把营销场景拆得更细(从选客户到售后全包了)。

让游戏角色"活过来",和你交朋友!

前沿AI新闻  英伟达发布
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新闻:一家叫Operative Games的公司憋了3年大招,带着好莱坞编剧+迪士尼黑科技+AI聊天技术,搞出了个能让你和游戏角色煲电话粥的神奇平台!

创始团队来头不小:

迪士尼前研发老大Jon Snoddy(就是搞主题公园黑科技的那位)
音乐平台Pandora创始人Jon Kraft
游戏圈老江湖Pegi Bryant
他们搞了个叫"StoryEngine"的核心技术,简单说就是:

好莱坞编剧先写好剧本和人设(比如傲娇特工小姐姐Enya)
AI把剧本拆解成千万种可能性
你通过打电话/发短信/视频和角色互动(连游戏都不用下载!)
角色会记住你说的话,甚至像真人一样闹脾气(比如半夜吵醒她会生气)
举个栗子:他们展示的第一个游戏《The Operative》里,玩家要帮特工Enya破案。这姑娘不仅会根据你的选择推进剧情,还能记住之前的对话细节,连你凌晨3点打电话吐槽都会怼回来!
前沿AI新闻  英伟达发布
更牛的是:
▶ 支持多语言实时聊天(应该用了类似ChatGPT的技术)
▶ 角色情绪变化有超过50种微表情
▶ 正在和多个影视IP合作(未来可能有漫威英雄陪你唠嗑?)

投资方包括三星旗下基金和多个游戏风投,看来资本很看好这种"AI+影视"模式。其实类似技术早有苗头,像《底特律:变人》的交互叙事、网易的伏羲AINPC都在往这方向探索,但Operative直接让角色突破屏幕限制,能随时用手机互动还挺创新的。

正文完